今年来,股市行情基本分春节前和春节后两段:春节前的行情与前两年走势连贯,市场的基本影响因素是贸易摩擦引发的市场动荡;春节后的走势市场的主要推手是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复工这两大因素。总体而言,与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各类市场相比,a股市场宽幅震荡,有惊无险。
在人们思维定势中,习惯将上证指数作为研判大盘的指数,尽管这个指数已经式微,但思维定势难以改变。就上证指数而言,春节后走势构成了一个大箱体,顶部在3074点,底部在2646点,当下的指数位置基本上在中轴线上,上下各有200多点,而上证指数的年线和半年线搅合在2920点附近,近期这个僵局还难打破。
但这种多空对峙状态并不影响个股和板块的热炒。以新基建为旗号的板块热点使存量资金多了博弈的机会,反正新基建涉及的行业众多,足够各路游资轮番炒作。市场的结构似乎正在这样形成:上证指数是股市的中流砥柱,由低市盈率的银行股和大盘蓝筹股撑着,也跌不到哪儿去了;今年市场的热点就是创业板改革、科创板和新三板的崛起,上证指数看似波澜不起,但这些板块炒得热火朝天。
笔者认为,接下来市场的热点将集中在创业板和新三板上,这两个板块的大动作已经列入了时间表。创业板的大动作分两条脉络:一条脉络是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创业板新股发行对标科创板,从ipo源头开始到上市交易,基本上与科创板保值一致。对投资者而言,科创板入市门槛50万元市值,而创业板降低为10万元。科创板的门槛决定了只有350万左右的投资者可以参与,门槛降低到10万元市值,估计会有3500万人成为新创业板合格的投资者。另一条脉络对现有的800多家已经上市的老创业板进行改革。按深交所的说法,现有创业板的投资者有4500万人,现在新创业板和老创业板之间有一个接轨的问题,创业板的增量投资者和存量投资者之间也有融合的问题,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使得创业板的题材似乎比科创板又多了一些想象空间。所以,未来的股市怎么变,怎么去应对这种变化,是每一个投资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深交所表示:既要把握好新旧制度衔接,在“无感”中推进市场改革,使各参与主体在改革中“有感”,持续增强改革获得感。
至于新三板,其改革最大的看点就是挂牌公司能融资了。新股申购的门槛是市值100万元,这差不多要将符合科创板的350万人砍掉一半,新三板的新股用钱申购,市场又回到了当年拼资金的状态,这是一个小众的市场,基本上与中小投资者无缘。
多层次发展的中国股市,接下来投资路径更加分明了。只有零花钱的可以申购可转债,1万元以下的可以在二级市场炒主板中小板、老创业板,10万元以上的可开通新创业板,50万以上的可开通科创板,100万以上的可参与新三板新股申购,500万以上的可做未来的债转股了。当然,除了钱这个标准外,投资经历也是一个门槛,投资者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