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祜禄·和珅,是清朝近300年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之一。和珅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最大的原因是乾隆皇帝的纵容和放任。因乾隆对其的宠信和重用,以致“和珅用事二十余年,至嘉庆三年以前,未尝一被弹劾。”
手中权力过大,又缺乏外部监督,和珅对送到手中的巨帑来者不拒。终乾隆一朝,和珅从未停下贪污的脚步,且胃口越来越大,据说有人曾向和珅送去十万两白银,却连门都没有进去。清人笔记记载,和珅的家产“值八百兆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宰相,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岁入之半额而强。”
后来乾隆驾崩,和珅失去了自己的唯一靠山,而继位的嘉庆皇帝早就看和珅不顺眼,马上将其抄家下狱,最终判处死刑令其自尽。和珅被籍没的家产全部充公,于是时人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也正因前面这句话流传很广,让很多人走进了一个误区,以为嘉庆处死和珅,是因为他贪污的缘故。
而实际上,虽然和珅贪污款项巨大,甚至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但这并不是嘉庆诛杀和珅的主要理由。
清朝的官员工资不是很高,而京官又没有油水可捞,一般都比较穷。所以,地方官员进京拜访这些京官时,顺便给点“孝敬”银两,其实是清政府默许的一个潜规则。
普通官员收受贿赂,一般都不会被追究,而和珅作为相当于大清国的宰相,就算贪污严重,也只属于经济犯罪,顶多被革职流放,不至于被判死刑。
因此,嘉庆要杀和珅,不能只说是因为和珅贪污。
那么,嘉庆诛杀和珅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
说来可笑,还是和珅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在嘉庆面前做的一个小动作,被抓住了把柄,成了导致自己身败名裂最重要的一条罪名。
嘉庆四年(1799年)的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驾崩。当了多年儿皇帝的嘉庆亲政第一件事,就是下谕旨公布和珅的二十条罪状。罪行由重到轻先后排列,其中第一条大罪,是这样说的:
“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在朕前递如意,泄露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
乾隆当了六十年皇帝,生下来的儿子死的死,老的老,可以选择的继承人不多,嘉庆就是当时大家猜测比较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之一。
但根据清朝皇室家法的秘密建储制度,只要皇帝一天不公布皇太子人选,任何人不得妄加揣测。和珅因与乾隆亲近,提前知道了乾隆对皇储的安排,在人选公布前就自作聪明,递如意给嘉庆暗示,还以为自己拥戴有功。没想到嘉庆并不领情,反扣了和珅一顶干预立储的帽子。
给和珅定了这么一条大罪之后,要给他判死刑,就合情合理了。为了加重和珅的罪行,防止有人为他开脱辩白,嘉庆又继续公布了和珅的其余十九条罪名,比如对乾隆皇帝不敬,擅权揽政,任人唯亲,以及生活作风有问题等。
而和珅的贪污问题,嘉庆将其放在二十条罪名的末尾,这已经不是诛杀和珅的主要理由。
因为和珅在朝廷的势力盘根错节,诛杀和珅,容易导致人人自危。为了安抚人心,嘉庆另外颁布了一条上谕:“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咸与自新。”另外还有人举报和珅还有隐匿起来,没有被查抄的财产,嘉庆也不再过问。这两条措施,也进一步说明了,和珅虽然贪污问题严重,但这的确不是嘉庆杀他的主要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