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券商投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述内地券商均较早设立香港分支机构,拥有香港联交所保荐人资格,且以前都从事过港股ipo保荐项目,熟悉相关业务。展望下半年,赴港上市热潮有望持续,这给内资券商将带来更多业务机遇。
大型券商业务优势凸显
内资券商参与港股ipo保荐业务,主要是通过香港设立的子进行。例如,中信证券与里昂证券合资成立的中信里昂证券,今年上半年就斩获了小米集团、齐屹科技、汇付天下、江西银行等大单。中信建投(国际)则保荐了九江银行、指尖跃动等4家企业。此外,东兴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等券商香港子也有参与港股ipo保荐。
募资方面,截至7月18日,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总额排名靠前的企业中,大都出现了内资券商的身影。其中,港股ipo募资总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7家由内资券商香港子单独或联合保荐。例如,江西银行由中信里昂证券联合保荐;甘肃银行由国泰君安融资有限、华泰金融控股(香港)等联合保荐;中国同辐由中金(香港)联合保荐。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各类企业纷纷去港股ipo,给内资券商带来不少业务机遇。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内地券商龙头在香港的业务开展已经比较成熟,具备相当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券商如中泰证券、平安证券、兴业证券等香港子,参与到港股ipo企业的账簿管理人、牵头经办人、公开发售包销商等工作中。
国泰君安国际有关人士表示,从融资咨询到配售承销,国泰君安国际可以为来港上市的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投行服务。帮助企业在港股市场上市后,也会积极地与具有潜力的优质企业客户深化合作,为客户提供可持续的优质金融服务。
市场份额有待提升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内地不少券商已在香港建立分支机构,但大部分仍处于初建阶段,或是直接从香港收购当地证券,无论是在业务熟悉程度还是过往业绩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华东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介绍,目前内地企业赴港ipo,保荐和承销主力机构仍以高盛、花旗、美林等国际知名投行为主,内地一些大型券商如中金、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也部分参与,但更多的是作为联席保荐机构,承销方面则基本是国际投行主导。
“承销方面,内地券商与国际投行差距较大。目前内地大部分券商有进一步拓展港股业务的计划,但从具体落实程度看,实际动作仍需加快。”上述华东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指出。
分析人士预计,在港股ipo业务方面,今年或将是内资券商提升市场份额,获取业务收入的“大年”。
兴业证券表示,当前港股市场的ipo浪潮方兴未艾。预计上市制度改革后的香港主板将吸引全球更多高成长创新企业赴港上市,后面还会迎来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业及已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上市。这将有利于优化港股市场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
上述国泰君安国际有关人士表示,2018年是港股ipo市场增速迅猛的一年。未来港股市场应该会保持平稳发展,不管是在来港上市企业的数量还是规模,都会稳步增长。未来,会在坚持服务传统实体经济的同时,助力新经济成长,以最专业的服务协助所有来港的企业客户争取最佳回报。